首页 /关于微点/微点动态/行业资讯 / D-二聚体,一个“恐高”的指标

D-二聚体,一个“恐高”的指标

2022/08/15

在医院的众多科室里,血液高凝都是一项十分危险的指标,它会导致各类疾病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是使患者走向死亡的因素。D-二聚体(D-dimer)是可溶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血栓形成的相关疾病中的水平升高。因此,D-dimer已成为血栓性疾病等多种疾病诊断与临床监测的必备指标。





D-dimer的生物学特性




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通过血浆纤溶酶作用形成的一种特异性代谢产物,体内浓度的升高是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指标。


在血栓的形成过程中纤维蛋白原通讨凝血酶作用形成不稳定的血浆纤维蛋白单体,它们之间以非共价键结合,在ⅩⅢ和 Ca2+ 作用下,经r键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和稳定的交联纤维蛋白聚合体交联纤维蛋白通过纤溶酶作用,纤溶酶溶解酶降解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凝块转变成多种可溶片段(X、Y、D、E等碎片),经r链的交联形成r键链结的两个D片段即 D-二聚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0x103半衰期为8h,经肾脏代谢。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因此,D-dimer是血浆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代谢产物,如果引起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时,体内D-dimer浓度也相应升高,是反映机体纤溶亢进和高影状态分子标志物之一[1]



D-dimer的临床应用






导致D-dimer升高的疾病分为以下两类:

①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的疾病:急性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脑静脉血栓症等。

②非静脉血栓栓塞症:急性主动脉夹层、脑卒中、弥散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感染/脓毒症/炎症、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手术/创伤、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恶性肿瘤等。


D-dimer在深静脉血栓(DVT)诊断中的意义

D-dimer是代表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对于急性 DVT的诊断,敏感性较高(>99%),大于500μg/ml,有重要参考价值。


1667870365504430.png

图片内容来源:[2]


①对低度可能性的患者,通过D-Dimer,进一步鉴别风险。

②D-Dimer阴性患者可以排除诊断;阳性患者进一步超声检查。


D-dimer可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的早期诊断。
AAD 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患者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根据总共纳入了 833 例 AAD 患者和 1994 例非 AAD 患者组成的 12 项研究结果综合数据显示,D-dimer<500 ng/ mL 可辅助排除 AAD 发生的可能性[3]


1667870366452630.png

D-二聚体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准确性综述

图片数据来源:[3]

D-dimer可评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情。
DIC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共同途径。其特征是微循环内发生广泛的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导致弥漫性微血栓形成,继发性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以及异常的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状态。


DIC的实验室诊断是综合性的,而且依病因及病理阶段的不同变化很大,但D-dimer在DIC早期即有升高;随病程的发展,D-dimer可持续升高10倍甚至100倍以上。在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DIC专题委员会的诊断标准中,将纤维蛋白溶解指标[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与D-dimer]做为必备条件[4]


D-dimer可作为体恶性肿瘤分期、预后等判断标准。
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可以引起患者D-二聚体浓度升高,并且可以作为分期、预后等判断标准。


其机制可能是:
①在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内,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刺激内皮细胞分泌大量组织因子,导致凝血系统激活,诱导血栓生成,表现为D-D水平上升。
②恶性肿瘤患者机体肿瘤细胞自身因分化,导致血浆素原类激活因子和血管形成因子生成增多[5]




mLabs快速检测




搭载微点生物mLabs系列,配合临床即时诊断。


1667870366517913.png


操作简单,检测时间快(4~10分钟)

超宽范围,结果准确



参考文献:


[1]石恩荣,周格.琛血浆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 3.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3.

[3]Watanabe H, Horita N, Shibata Y, et al. Diagnostic test accuracy of D-dimer for acute aortic syndrom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22 studies with 5000 subjects[J]. Sci Rep, 2016, 6: 26893. 

[4]王兆钺.D二聚体临床应用的进展,血栓与出血学,2014,20.

[5]刘传河,崔建国.血浆 D-二聚体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4.